各学院: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面向广大大学生的一项课外科技训练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研能力与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重要内涵之一。
为激发我校学生自主研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和活跃校园研究性学习氛围,促进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应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教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所有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首批列入“大学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在《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列出的84项竞赛中位列第5,为校定A类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数学建模竞赛。因为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很多著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将其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和水平的重要依据。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要求参赛者掌握大学数学公共课程基本知识即可参赛。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参赛者在完成题目时可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议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达的清晰程度作为主要标准。
二、 竞赛组织
为做好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理学院设立竞赛工作办公室,相关工作由本科生院(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团委领导并监督实施,由理学院承办,请各学院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并动员学生报名参赛。
三、 参赛对象
我校在籍全日制本科生,修读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及计算机课程的理工经管各专业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同时也鼓励对数学、大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具有浓厚兴趣的一年级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参赛。特别鼓励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有挑战意识、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报名参赛。
四、 参赛方式
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赛,按照“学院动员、自愿组队、学校集训、择优参赛”的原则,自行组队报名。每个参赛队由三名学生组成,并指定一名学生担任队长。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混合组队报名参赛。
竞赛期间,参赛者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计算机软件,上网查询,但不得与本队以外任何人讨论,不得参与网上、QQ群、微信群中关于赛题的讨论。
五、 报名费用
按照全国组委会和上海赛区数学建模组委会的相关规定,每队报名费为300元。学校将对成功参赛的队伍予以全额资助。
六、 奖项设置
竞赛设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由全国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上海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由上海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获奖同学可获得创新学分认定,并在推免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等场合获得额外加分。
七、 联系方式
1. 竞赛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蔡锐阳老师
2. 上海理工大学数学建模社
社长:蓝宇浩
QQ交流群(2025上理数模竞赛群):1043202030
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
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实验中心)
上海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上海理工大学团委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2025年5月20日
附:
竞赛相关活动时间安排:
1. 主题宣讲
时间:5月
内容: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多场“走进数模”主题宣讲会及交流会,指导教师和获奖同学走入各学院与同学交流。
2. 主题讲座
时间:5月——6月
内容:面向参赛同学,举行4-5场讲座,结合历年经典竞赛题目,系统地讲解分析、建模、计算、检验及论文撰写等内容。
3. 暑期培训
时间:7月-9月
内容:为获得参赛资格的队伍分配指导教师,开展赛前集中培训。
4. 全国竞赛
时间:9月4日——9月7日
内容:参赛学生报名,举行赛前动员会,安排竞赛场地,做好竞赛的保障工作,组织竞赛并指导学生提交论文。
具体时间及安排请关注后续通知。